详细信息

长者版

2023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丨活化利用 让长城走进生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6日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长城北京段在北京自东向西蜿蜒经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和门头沟6区。

  2021年起,北京市把长城保护工作的重心由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和怀柔区箭扣长城为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2023年,北京市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以及长城保护、长城考古等方面齐头并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那么这些成果具体包含哪些新发现?又将怎样推动加强长城文化带的保护、传承、利用?让我们跟随视频一探究竟吧。

  活化利用 让长城走近生活

  近年来,北京实施了近百项长城保护工程,更在保护的同时,不断开发利用长城资源,让更多人走进这项历史建筑奇迹。

  现存的北京长城主要包括北齐和明两个历史时期的遗存,除了中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还有“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万里长城独秀”的慕田峪长城等。2023年春节,八达岭长城灯光亮起,“夜长城”与冰场、雪场遥相呼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这也是八达岭夜长城首次在春节开放。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陈名杰:坚持统筹保护与利用,打造了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重点区域,推动五大组团连片发展。北京长城沿线已经建成AAA级以上旅游景区39个。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均居全国领先。

  此外,对于具备一定利用基础的未开放段长城,北京市也在探索多形式的长城开放利用试点段落,逐渐开展长城研学等户外体验活动,引导户外爱好者有序攀爬。下一步,将打造400公里“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涉及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内容涵盖城墙敌楼、军堡军寨、抗战遗址等丰富多彩的长城文化资源,沿途更有乡村民宿、登山步道、非遗体验、网红打卡地等,展现长城沿线丰厚的文旅资源。

  今年10月,中国长城博物馆也启动了提升改造工程,提升完成后,将集长城遗产监测、学术研究、文化体验、非遗展示、文创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除面向普通观众外,也能承接国事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整个改造工程计划于202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