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清顺治时期对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

日期:2022年06月09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白  炜

  紫禁城中轴线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南起午门,北至神武门,全长960米(图一)。紫禁城中轴线建成后由于战乱、火灾等原因不断重修,其中顺治时期(1644—1661)对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是其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为线索,尝试梳理顺治时期紫禁城中轴线上各建筑重修的历史,并分析重修的原因,以加深我们对紫禁城中轴线发展变化的认识,并为紫禁城的发展变化及相关历史研究构建可靠的时间框架。

1

图一 紫禁城中轴线

  由于李自成起义军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攻陷北京,导致紫禁城的部分建筑被焚毁,至于毁坏程度,由于缺乏详实的文献记载,难有准确的评估。是年九月清世祖顺治帝由盛京(今辽宁沈阳)进北京后,在皇极门(清太和门)举行了登基大典,此后主要政事活动都集中在武英殿和皇极门(清太和门)等处。

  通过对《清实录》等文献的梳理可知,顺治初年清廷就对紫禁城内破旧、损毁的建筑开始修复,其中对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过程可分为顺治元年(1644)至四年(1647)、顺治十年(1653)至十二年(1655)两个阶段。

  一、顺治元年至四年对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

  清初的政治经济形势致使清廷无力大规模新建宫殿,在顺治二年(1645) 至四年紫禁城中轴线上重修的建筑有: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

  1.清顺治元年重修乾清宫

  乾清宫是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永乐二十年(1422) 闰十二月、正德九年(1514)正月、万历二十四年(1596)二月三次毁于火,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开始重建,三十二年(1604)三月建成。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等原因,明代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明嘉靖年间发生的“壬寅宫变”,泰昌朝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的“移宫案”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乾清宫。此外,明代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开始重建乾清宫不早于顺治元年七月,当时顺治帝尚未从盛京启程,是清军进入紫禁城后进行的最早一项修整工程。工程于顺治二年五月完成。修缮后乾清宫连廊长八丈六尺八,连廊宽四丈二尺六寸,山柱高三丈三尺,规制较明代略小, 体量仅与乾清门相当,暂为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居所,而顺治帝则居住在位育宫(清保和殿)

  2.清顺治二年重修太和殿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奉天殿, 明代历经多次火灾与重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建后改称皇极殿。逢明代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重要仪式,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等重要节日,皇帝都要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或向王公大臣赐宴。

  顺治帝刚进入紫禁城时,接见大臣、颁布诏书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在皇极门和武英殿举行,未使用皇极殿,这从侧面说明皇极殿无法使用,应是遭到了严重的损坏。顺治二年正月初一,顺治帝本应在皇极殿接受群臣及各国使臣的朝贺,但当时皇极殿仍无法使用,只好在皇极殿上搭起帷幄,才完成了新春朝贺的礼仪。

  顺治朝对皇极殿的重修不早于顺治二年五月,并改称皇极殿为太和殿。太和殿殿名取自《周易》中“保合太和,乃利贞”一句,指要保持住宇宙中的一种元气,才能使一切都适宜中正。顺治三年(1646)十月三十日太和殿竣工。修复后的太和殿连廊共十一间,长十八丈五尺, 宽十丈一尺,高七丈五尺,依然保持明代规制

  通过对《清实录》等文献的梳理可知,自顺治四年起,宫廷重要朝会、例行礼仪活动等都在太和殿举行。比较重要的有:顺治四年、顺治五年(1648)在太和殿举行元旦朝贺礼。在顺治五年二月三日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犒劳定远大将军和硕亲王豪格自四川凯旋。顺治八年(1651) 正月十二日顺治帝在太和殿举行亲政大典。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顺治帝在太和殿册封科尔沁蒙古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十年在太和殿举行元旦朝贺礼。顺治十年正月十一日、正月十六日、二月二十八日,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接见达赖喇嘛,并赏赐金器、彩缎等物品。顺治十一年(1654)在太和殿举行元旦朝贺礼。顺治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在太和殿册封科尔沁蒙古镇国公绰尔济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十四年(1657)在太和殿举行元旦朝贺礼。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二日在太和殿丹陛举行殿试。这些事件表明,太和殿的重修结束了顺治皇帝以武英殿、皇极门为政事中心的时期,更加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

  太和殿重修后,相关礼制不断完善。例如:顺治九年(1652)规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文武百官在太和殿行朝参礼。顺治十年规定,四品以上官员在太和殿前行谢恩礼、辞朝礼、见朝礼。顺治十二年规定,诸王、贝勒、贝子、公等, 进太和殿两旁排立,行礼毕,赐茶,候旨列坐,候驾还宫,方出。从此清代的常朝礼制度正式形成。

  3.清顺治二年重修中和殿

  中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 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称华盖殿,明代历经多次火灾与重建,嘉靖四十一年改称中极殿,现中和殿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明代在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此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或在此阅视奏书。

  顺治朝对中极殿的重修不早于顺治二年五月,并改称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殿殿名取《礼记·中庸》“中也者, 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顺治三年十月三十日中和殿竣工。修复后的中和殿连廊共五间,宽六丈五尺七寸,四面俱同,高四丈八尺,依然保持明代规制

  中和殿修复后成为顺治帝接见各部蒙古王公贵族和朝廷官员的重要场所(图二)。例如:顺治四年至八年在这里接见科尔沁部达赖台吉、四子部落达尔汉卓礼克图、敖汉部落齐隆巴图鲁、范文程、魏裔介等。需要注意的是,与太和殿不同之处在于,中和殿接见王公大臣并非单纯的礼仪活动,有时谈话的内容非常具体,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此外,顺治十一年礼部制定每年春天在先农坛举行亲耕籍田前,中和殿还是皇帝阅示祝文、农具的地方。

2

图二 中和殿

  4.清顺治二年重修保和殿

  保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 位于太和殿、中和殿后,北面紧邻紫禁城内朝。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谨身殿,明代历经多次火灾与重建,嘉靖四十一年改称建极殿,现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建极殿”墨迹。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

  顺治朝对建极殿的重修不早于顺治二年五月,并改称建极殿为保和殿,顺治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保和殿竣工。修复后的保和殿连廊共九间,长十四丈一尺,宽六丈六尺,高五丈八尺,依然保持明代规制

  此后顺治三年至十三年(1656),顺治帝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顺治八年大婚亦在此举行。其间这里也召见大臣,例如:顺治五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在位育宫接见平西王吴三桂

  5.顺治二年重修坤宁宫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正德九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明代为皇后寝宫。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重修。重修后皇帝、皇后均未使用,顺治三年至十三年, 皇帝皇后居住保和殿

  6.顺治二至三年重修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门。明代此处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顺治元年九月,定鼎北京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帝在皇极门登基并颁布大赦令。顺治二年改称太和门,顺治三年重修,顺治三年十月三十日太和门竣工,修复后的太和门连廊共九间,长十四丈七尺,宽六丈三尺,高五丈四尺,用于皇帝听政、赐宴(图三)。

3

图三 太和门

  7.清顺治四年重修午门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在午门举行。清沿明制于顺治四年重修

  顺治四年十一月午门修成。重修后的午门正楼九间,长十八丈九尺、阔七丈七尺六寸,檐柱高一丈九尺五寸,中柱高七丈一尺。钟鼓楼二座,每座各三间,长三丈、阔四丈三尺八寸,檐柱高一丈二尺, 中柱高二丈三尺。另外,还有角楼四座, 每座三间。上门楼五间,城角楼一座。午门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其形制是我国古代门阙制度演变的最终形态(图四),同时也是这种制度最晚、保存最完整的唯一遗例

4

图四 午门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或是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正楼两侧有钟鼓亭,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午门举行“献俘礼”。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此外,顺治十年规定,五品以下官员在午门外行谢恩礼、辞朝礼、见朝礼。顺治十八年(1661)规定,各级官员如遇皇帝免朝,都于午门外行礼。

  二、顺治十年至十二年在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

  顺治七年 (1650) 十二月初九多尔衮在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病逝后,顺治帝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逐步加强皇权。此时在紫禁城内,后妃居住在位育宫,占用了顺治帝理政之所,且后妃居外朝与典制不符,因此顺治帝极力想改变这种有违典制的居住环境。顺治十年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后,顺治帝决定兴修内廷乾清、坤宁等宫,准备移居内廷居住。通过对《清实录》等文献的梳理可知,顺治十年至十二年对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重修主要有:乾清宫、乾清门、交泰殿、坤宁宫等。

  1.清顺治十年重修乾清宫

  乾清宫重修于顺治十年闰六月,后因廷臣力谏暂止。顺治十二年正月顺治帝再次提出修建乾清宫,经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当年再次开工重修乾清宫。由于修建用材早在两年前已备齐,所以工程进度很快,其中“竖柱”在顺治十二年三月壬寅,“上梁”在四月乙卯,“安吻”在五月己亥。以工程进度考察,乾清宫的再建,于开工五个月后即已完成主体工程。由于同期所修宫殿较多,“插剑、悬牌” 拖至安吻一年后的顺治十三年闰五月与其他宫殿同时进行,并宣布最后完工

  乾清宫重修后,不仅成为顺治帝的寝宫,也是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和举行日讲的场所。顺治帝命翰林学士将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编修分为三班,每班八人,轮流值宿,以备随时顾问。召见时除了讨论政事外,顺治帝还与他们切磋经史、谈论文学等。

  重修后的乾清宫仅两年就出现漏雨、地砖不稳等情况,越发无法使用,在顺治十七年(1660)三月后放弃使用。为此, 顺治帝惩罚了负责乾清宫工程的官员,工部尚书孙塔罚银百两,原任尚书卫周祚解任并罚俸一年。侍郎朱鼎延、李士焜、傅景星等人也都或罚俸,或革职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顺治帝福临死于养心殿,当日在乾清宫开始举办丧礼。此后,清帝丧仪于乾清宫举行成为定制。当年皇太极崩逝于盛京清宁宫,梓宫奉安于崇政殿。福临死于养心殿,丧仪在乾清宫举行的做法,与皇太极丧仪是一脉相承的

  2.清顺治十二年重修乾清门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顺治十二年重修。重修后的乾清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坐落在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乾清门东为内左门,西为内右门。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图五)。

5

图五 乾清门

  3.顺治十二年重修交泰殿

  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明嘉靖年间始建,顺治十二年重修。重修后的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三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图六),顺治帝在此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以警示后人。

6

图六 交泰殿

  4.顺治十二年重修坤宁宫

  顺治十二年对坤宁宫仿盛京清宁宫样式的重修,是利用满族的建筑民俗和民间信仰达到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重修坤宁宫在顺治十二年三月十七日竖柱,四月初一日开始上梁,五月十六日安吻,五月十二日竣工。坤宁宫重修后除了体量和外形与明代相似外,其形制和功能有了较大变化。

  坤宁宫重修后将门设在了东一次间, 正门不再居中,呈不对称布置,且将原菱花隔扇门改为双扇木板门,将原有的明代菱花隔扇窗改为窗户纸糊在外的直棂吊搭式窗。室内布局改变了明代原有的中轴对称式格局,被分为三个单元。东一次间、明间、西一次间、西二次间通为一体,不设隔断墙,空间宽敞。室内北、西、南三面设有环形大炕,并在东一次间北部隔出一间灶间。灶间以西以窗棂隔出后夹道,夹道北为后隔扇门,此区域成为萨满祭祀的场所。东二次间、东三次间隔出,通为一室,称暖阁。西三次间则单独隔为一室,为存放神亭、神像及祭祀用品之处,内正中南向设木制大佛亭,前窗台里外均设活动木阶梯,出入需走窗,以两扇窗棂为启闭门户。为此,其窗户也进行了改造,不同于其他上下开合的吊搭窗, 西三次间的窗户改为了左右对开的形式。这使重修后的坤宁宫成为紫禁城内最具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图七),并对清代中后期的宫廷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7

图七 坤宁宫

  三、结语

  通过对顺治时期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重修的梳理,我们可以获得两点认识。

  1.顺治元年至四年,是清朝统治者第一次对紫禁城大规模修整,其中新建者较少,保留了明代紫禁城中轴线的总体布局,但部分宫殿的使用情况较明代有所变化。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客观条件,清廷是为了解决宫殿破旧、焚毁,恢复其使用功能的迫切问题,无力大规模营建紫禁城。大部分工程只是按明代样式修复,太和殿等宫殿的修复使顺治皇帝结束了以武英殿、太和门为政事中心的时期,自顺治四年起,宫廷重要朝会、例行礼仪活动等都在太和殿举行,并逐步完善礼制。太和殿等中轴线重要宫殿的使用更加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其功能更加礼仪化,表现出清代初期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紫禁城政治中心作用的加强。

  2.顺治十年至十二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主政者对汉族宫廷文化的理解逐渐深入,以及对满洲习俗的维护态度,对紫禁城建筑功能影响深刻,为紫禁城注入了新的内涵。乾清宫等内廷起居功能建筑日趋转变为日常处理政务的场所,还出现了以坤宁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的建筑设施。紫禁城中轴线上建筑的再次重修,其背后是满洲传统文化带来的动力,而顺治皇帝的个人理念与性格,更进一步推进了它的变化,由此形成了影响清廷二百余年的理政制度及人员的活动方式。因此以紫禁城中轴线重修为观测点,也是深入清代宫廷典制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

  ①⑦于倬云:《紫禁城始建经略与明代建筑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3期。

  ②班晓悦:《从清代紫禁城的复建看统治者的汉化》,《紫禁城》2014年S1期。

  ③⑩㉑《清实录》第三册《世祖章皇帝实录》, 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④⑨⑫⑭吴建雍:《清前期的紫禁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⑤⑥㉓㉔李燮平:《清代乾清宫沿革概要》,《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⑧杨玉良:《太和殿》,《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2期。

  ⑪于倬云:《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⑬于倬云:《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⑮⑳周苏琴:《清代顺治、康熙两帝最初的寝宫》,《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3期。

  ⑯⑱唐兰:《故宫博物院丛话》,《文物》1960 年第1期。

  ⑰宋文:《从坤宁宫的变化看清代统治者的满族坚守与多元文化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年硕士论文。

  ⑲孟凡人:《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明史研究(第8辑)》,黄山书社,2003年。

  ㉒㉕刘仲华:《清代中轴线主要建筑的修缮与定型》,《北京史学论丛(2015)》,群言出版社, 2015年。

  ㉖刘潞:《乾清宫空间功能的转换与制度变迁(上)》,《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期。

  ㉗李军:《清代紫禁城坤宁宫仿沈阳清宁宫室内格局及陈设的意义》,《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故宫出版社,2012年。

  ㉘《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1,顺治十三年五月至闰五月,《清实录》第3册,中华书局,1985年, 第783页。

  ㉙于倬云:《紫禁城宫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72页。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