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

日期:2020年12月17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12月17日,由学会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与科学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在清华科博临时展出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楼举办。来自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领导及代表2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20名馆长主任今日清华科博纵论“科学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头条现场消息: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馆学会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与科学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在清华科博临时展出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楼举办。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头条、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等机构的馆长、部门主任或代表2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展厅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和“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前者以世界科技史为背景,以清华百年来科技历程为主线,展出了从清华园各历史时期各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校外征集而来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仪器;后者从古代简单的手动计算工具,到近代复杂的机械计算装置,再到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设备,既呈现了人类计算观念的演进,又折射了人类生活模式和世界图景的变迁。

  

  研讨会由祁庆国主持

  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背景下,如何推进科学博物馆建设是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馆长专家对清华科博筹备两年来的丰富工作实践、创新建馆定位、专业策展设计和释展解读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品征集、运营体系完善给予良好建议,并对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现状特别是科学博物馆的建设运营实务展开了深入研讨。

  “博物馆界领导及同仁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特别期待,尽管目前举办的是临展,但能看出清华科学博物馆的实力。”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庆国表示。“举办科学博物馆建设研讨会,旨在总结清华科博的经验,并在推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借鉴、推广。”他补充说。

  

  吴国盛(中)

  博物馆头条注意到,公众对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比较熟悉,而科学博物馆与科技馆在定位和运营上有着明显区别。据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介绍,“广义的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三种类型,狭义的科学博物馆指其中的科学工业博物馆。今天我们中国大力兴办的科技馆,实际上是西方国家的科学中心。它其实不是科学博物馆,因为很多都没有历史收藏,都是互动性展品。至于收藏类科学博物馆也不是没有,我国已有很多专业博物馆,但还没有一家综合类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目前看,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将会是国内第一家收藏型、综合类的科学博物馆。”

  

  建筑设计草案:清华科博(中)与清华艺博(右)相邻

  据了解,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筹建,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联体运作。此次会议表露的最新消息显示,从2018年开始的建筑招标征集设计方案目前已基本确定,科学博物馆的永久馆所地址是艺术博物馆和美术学院之间的空地,建筑设计效果草图如上,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意大利著名设计家博塔来设计。未来,清华科博和清华艺博比邻而居,将便利观众参观,成为清华园内科学与艺术并列的殿堂。

  “未来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首先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校的多学科交叉以及科技史学科的发展服务,为在校师生开展理工文艺学科融合提供场所。其次是服务社会,做科学传播的生力军、引领者。科学博物馆肩负着既促进科技发展,又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艰巨使命。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文物的展示,引导观众思考科技与中国近现代史、科技与民族振兴、科技与现代化、科技与人类未来等深刻的话题。”吴国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研讨会现场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表示,“博物馆界,科学界,应该给大众以精神的动力,要以科学的展览手法和叙事方式展示和讲述凝结在文物之上的科学人文精神”。他强调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能。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美学教育的角度切入,谈了科学博物馆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重要性,她就博物馆在挖掘文明背后的科技进步、提高公众科技知识素养等方面的话题做了分享。

  中国地质博物馆陈列部主任陈开宇表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思想的启蒙是从科学开始的,没有科学的启蒙就没有哲学思想的开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宣教室游云认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定位很好,一出手就是高手,一入行就填补了空白,其科学研究站在了最高点,给行业带来了一股清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王瑞表示,“科学博物馆应该做科学的启蒙,展示科学的力量、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艺术以及科学的未来。希望博物馆能立足清华,也能着眼世界。”

  

  与会人员合影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认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定位较高,以科学立馆,藏品立馆,使命清晰,填补了行业空白。“开馆筹备和运营团队资质优秀、展览精彩而有特色。展览表达不落俗套,体现了清华人对于科学的展示的语言”。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高级顾问杨玲、中国文物报报纸编辑部副主任崔波、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薛俭、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高小龙、北京天文馆展览部主任赵开羿、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刘洋、中国铁道博物馆馆长李春冀、中国科学技术馆副馆长隗京花、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唐志强、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技外事处处长杨良锋、中国电影博物馆展陈部主任张树新、博物馆头条主编折彦龙等代表先后就加强科学类博物馆馆际合作、藏品支持、展览交流、展陈设计、展览文本、数字展览、观众研究、人才培养、公众传播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上文完,博物馆头条现场报道 鸣谢:会议记录人裴冰惠、 摄影孙德利。)

  如何推进科学博物馆建设?20位专家学者在清华提出应对之策

  一流的大学必然拥有杰出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博物馆体系中优质的公共文化教育基地。后疫情时代,高校博物馆主动担起文化使命和责任,从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出发,促进文物资源的共享,为博物馆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大学智慧。

  

  12月17日,北京博物馆学会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与科学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人文楼举办。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博物馆头条、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等机构的馆长、部门主任或代表2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筹建,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联体运作,它的建成将是国内第一家收藏型、综合类的科学博物馆。未来,清华科博和清华艺博比邻而居,成为清华园内科学与艺术并列的殿堂,肩负着既促进科技发展,又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艰巨使命。

  与会代表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和“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以及刚刚完成的珍品柜,对清华科博筹备两年来的丰富工作实践、创新建馆定位、专业策展设计和释展解读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品征集、运营体系完善给予建议。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背景下,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相对薄弱,如何推进科学博物馆建设是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在座谈中都给予了积极的应对之策。

  

  祁庆国

  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会议由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庆国主持,他表示,博物馆界领导及同仁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特别期待,尽管目前举办的是临展,但能看出清华科学博物馆的实力。此次为推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而举办科学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就是要总结清华科博的经验,并在推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加以借鉴、推广。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

  中国近二三十年是科技馆发展高峰时期。但是科技工业博物馆环节欠缺。科学中心和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区别是收藏。大学做科学博物馆,不应该做科学中心模式,所以我们要做收藏型综合类的科学博物馆。哈佛、剑桥、牛津大学的科学博物馆都是收藏型。

  筹建科学博物馆,第一件事情是搞收藏,我们基本上在清华大学理工科实验室走了一遍,基本原则是只要是2000年以前的旧东西全要。经过两年的收集,已经有4000多件,已经把清华校内的东西都收集了。很可惜这些东西没有很老,基本没有1950年以前的东西,民国清华的成就很难用物证去呈现,这一点我们还在努力。另外,在社会上号召校友捐赠。这点也很难,因为科技文物的概念不普及,也没有科技文物的收藏界,我们要和民间收藏界打交道。第三,购买。我们的珍品柜里,就是在国外古玩收藏市场买的珍品。

  目前,我们收藏的三个渠道基本上是收、买、造。科学博物馆与艺术历史博物馆不同,造的水平标志着科学博物馆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实力,根据原件复原是一项绝活,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

  所以,我们科学博物馆有两个特点,第一收藏型,第二研究型。这也注定我们不会是一个大馆,我们的地方小,是后学者,类型也明显是个空白。希望向大家多学习。

  

  孙宝林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中国印刷博物馆属于科技类博物馆,收集了国内外印刷机械130多套,我们的镇馆之宝是火车道印刷机。印刷博物馆讲的是跨自然科技与文化的故事,做印刷技术、印刷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比如王选让汉字搭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使得今天的人可以和过去的古人对话。

  这个器物今天是一个水杯,一百年后可能是文物,因为它凝结了当代人的精神,也给文化强国、科教兴国注入了精神和动力。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首先是“以文化人”,展品不是死的物,是要讲述凝结在上面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博物馆界、科学界,应该给大众以精神的动力。

  

  巩文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博物馆对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美学教育都有很大意义。将来我们两家博物馆可以进行很多联合性的展览,考古和科技有很强的联系,就像是今天展览中的古代计算器具中,我们考古博物馆陶片上也有反映数字方面的信息,日后可以通过展品的互相交流补充,延展展览内容。

  还有一点,科学技术为考古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如科学技术的应用,包括小型飞机、DNA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考古。我们希望与科学博物馆有更加密切的合作,从灿烂的古代中国文明中,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觉得中国没有科学技术,其实是我们缺乏科学技术的知识素养,我们挖掘的不够。

  

  李春冀

  (中国铁道博物馆馆长)

  看了展览,大开眼界,感觉数学真是无处不在。铁道博物馆有三个站,第一个是前门,北京站,1906年建成的,第二个是在北京东郊,展示了130多台铁道实物,第三个在八达岭,詹天佑纪念馆。希望以后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合作,尤其是社会教育、科普教育等方面。

  

  隗京花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

  今天的展览以计算器具为切入点,感受到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不仅学到了知识,很多互动体验做的很有特色。我国科学工业博物馆很薄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为中国很多科学博物馆做了探索性的指引。

  中国科技馆从2000年做主题展的巡展,希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展览也能走向全国,普惠更多的观众。

  未来我们筹划两个展厅,一个是数字展厅,一个是反映科技历程的展厅,它是作为一个课题来做,不管是文献研究还是概念设计、展览设计等,希望能得到科学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刘洋

  (国家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我们馆也正在筹建科技展,主要分为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从天文、数学、农业、纺织等角度,基于馆内收藏来做。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古代部分展品相对少,也是我们会扩展的部分。

  在展示展陈方面,我们希望能打破科技馆分类的界限,通过各种手段让观众能看得懂,可能没有讲解也能看得懂。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来说,尽管展品收藏是目前的紧迫问题,但是如何能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科学仪器背后的原理应该是清华大学的特色,让观众通过趣味性了解科技背后的东西,所以很期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这方面的成果。

  

  游云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看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展览,听了馆长介绍,感觉清华大学博物馆一入手就是高手,对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很透彻,定位特别好,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研究角度的最高点。展品虽然不多,但是每件都是精品,甚至是孤品,研究制作的互动装置也非常精巧。另外一个感触是一入行就填补了空白,现在的科技馆要么是纯动手,要么是纯展示。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博物馆。科技馆如何传递科学精神,一定要有承载科学人文精神的物,这个教化是润物细无声,科学博物馆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股清风,对社会一定能够做出大的贡献。

  

  唐志强

  (中国农业博物馆主任)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建立意义很重大。现在的人文、民俗等都是科学的积淀,早期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启一个新的生活方式,慢慢变成了习惯、习俗,最后变成了文化。比如二十四节气,一开始是天文,现在慢慢变成了影响人类最大的非遗之一。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在开展农业工具标准的认定,农具器物的收藏也逐渐丰富,但是收藏过程也面临很多问题,在这个方面可以多做交流,也可以共同策划一些展览。

  

  陈开宇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思想的启蒙是从科学开始的,没有科学的启蒙就没有哲学思想的开化。目前中国还没有科学博物馆。储存历史记忆的科学博物馆,对提升民族素质、促进国家科技发展都是强有力的支撑。

  

  杨良锋

  (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技外事处处长)

  科学博物馆实际上是收藏人类科学发展历程、传播科学知识以及哲学思想的阵地。博物馆主要承载着以物教化的职能,要让观众看得懂,否则就得不到价值。科技馆和科学博物馆不是孤立的,最好融合起来。

  

  张树新

  (中国电影博物馆主任)

  刚才看了展览很精彩,也很有启发。尤其是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把它呈现出来,真的了不起。从观众角度,我更关心人文的东西。器物在这个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中国在其中占有什么地位?从这个展览中,里面就暗藏了这条暗线,非常用心。日后,电影博物馆可以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合作办展。

  

  王瑞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任)

  妇儿馆的内容距离科学馆比较远,我只是从观者视角提供一些想法。我去过最多的博物馆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假如我来布局科学博物馆,我会做科学的启蒙,展示科学的力量、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艺术以及科学的未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互动展品非常有特色,大有可为,对青少年的科学启蒙作用很大。希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能立足清华,也能着眼世界。

  

  崔波

  (中国文物报社文博编辑中心主任)

  我赞同吴馆长对科学博物馆的分类以及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定位的界定。对于科技类博物馆,虽然互动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感受的基础上,人还要沉淀和思考。如果只停留在动手系列上,就缺失了更深沉的某种意义。大学里的博物馆应该在这个层面上有所体现。

  “神机妙算”展让我们看到了计算设备的进步,原来我们是缺乏这样的认知的——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只要看完展,认知有了进步,这个展就有意义。建议展陈中可以多增加一些文字介绍,辅助非专业人理解展品,对中国和西方器物发展的关系可以多些勾连和说明。

  

  薛俭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

  我们作为专题博物馆,与科学有些关联。铸造技术发展史希望吴馆长给我们一些建议。我觉得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第一定位准,定位在发展史上,博物馆讲的是过去,而且区别于科技中心。第二思路清晰,以物说史。第三概念很新,不只是过去的物,还包括研究型的复制品。小学生在展厅里留下的国旗充分体现了展览“以史鉴文、以文化人”的意义。

  

  高小龙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

  我有几点建议:1.加强观众的研究,分析我们科学博物馆面对的观众是谁。分析好观众,才能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2.在展览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走线上、线下两个展览体系,数字展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可以实现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功能,在展品的介绍上更加多元,也更加详尽;3.“神机妙算”展览的序言写得非常好,言简意赅、开合有度、行文流畅,希望今后能发扬。

  

  赵开羿

  (北京天文馆展览设计部副主任)

  天文馆和科学博物馆还是有很多区别。我们的展览强调动态演示和动手体验。展品是在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既要说“是什么”还应解释“为什么”。天文馆与科学博物馆在科学仪器的复原方面可以合作。提一个小建议,希望展陈中在器物氛围的营造上做一些变化,让观众感受展品不是冰冷的器具。

  

  黄雪寅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

  我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理解,一个是使命,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填补了博物馆类型的空白;第二定位较高,以科学立馆,藏品立馆 ;第三是团队,吴馆长本人资质好,团队也很优秀,一定会创造出奇迹;第四是展览虽然小巧,但是很精致,不施粉黛,不落俗套,体现了清华人对于科学展示的语言,也体现了水木清华的清新之气,未来清华科博馆建成以后,这个特色和风格要保持住;第五以物说话,这个宗旨没有违背博物馆的初衷。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首先是大学博物馆,未来可能是中国的科学博物馆。

  除此之外,我想引发日后需要关注思考的两个问题,一是新馆的建设,库房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大到能够容纳50年~100年发展需要的空间;二是从科学博物馆的第一张图纸,包括展览大纲等都应该纳入博物馆档案管理。对于科学博物馆未来发展,我还想提两个建议。第一,酒香也怕巷子深,清华科博可以加大网络传播,以中英文方式强化国际化程度,从一开始就要站位高。第二,展览定位可以适当往下调,调到少年级别。祝愿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立足清华,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山水)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