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第九十七集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前世今生

日期:2023年06月25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为您介绍纪念馆的前世今生。

  “两弹一星”的战略意义想必中国人都不陌生。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和空间技术,也因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在北京就有一处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纪念馆,它就是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里曾是钱学森主持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个火箭试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您讲述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故事。

  1958年,中共中央八届二次会议后,中国科学院接到发展航天科技的重大任务及众多科技跃进计划,院党组迅速制订了全院发展规划:新建一批研究机构,同时加速开办科技大学,培训专业人才。

  8月,力学所确定以“上天、入地、下海、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研究方向。为了实现“上天”目标,建立第一设计院(1001 设计院)。

  为此,中国科学院制订了一个庞大的基础建设规划,确定在北郊大屯路至马甸建设科学城,在科学城内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新办公大楼等一系列新建和扩建机构。在远郊建设航天科技任务所需的试验基地,其中最紧迫的就是“第一设计院试验基地”建设任务。经过反复地考察与讨论,试验基地最终选址在怀柔县思家峪山区,对外称“北京矿冶学校”。

  怀柔试验基地先后承担了探索高能火箭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超低空地对空导弹研制等任务,为“两弹一星”研制,特别是火箭发动机研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两弹一星”研制落下历史帷幕后,这片区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两弹一星”的发源地之一,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成为它的新使命。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铭记中国科学院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决定将原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保持原貌,建成“两弹一星”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并定名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2015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完成一期建设并免费向社会开放。2019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启动并完成了二期建设。

“两弹一星”纪念馆速写画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供图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占地面积160亩,开放区域包含“两弹一星”事业展、“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和中国科学院早期学科历史展3个展厅以及3处场景还原室、3处机械展区、1处功勋人物展区和1处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遗址。

  功勋铷原子钟、东方红1号卫星携带的无线电信标机等见证“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一件件藏品,向参观者娓娓讲述着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历史故事。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依托新中国开创的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平台,以率先建成“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和文化传承孵化基地为目标,通过开展党员主题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系统阐述了中国科学院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和重大贡献,生动诠释着老一辈科学家精神。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子们在新时代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回应。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将秉承基地新的使命,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北京)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山林内,是在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上改建的,也是钱学森主持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个火箭研发实验基地。展区占地面积160亩,完整保留文物级的冷气真空泵实验室,馆藏功勋铷原子钟、东方红1号卫星携带的无线电信标机等见证“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文物级藏品2206件/套。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