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第七十五集 荒原地矿开采事业的明珠——柴达木之宝

日期:2023年01月28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今天,我们邀请来自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刘璐,为您介绍一件馆内珍藏的文物。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有一件特殊的藏品,它或许有些“貌不惊人”,但却代表了石油人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决心,它就是“柴达木之宝”——柴达木盆地第一处石油钻井出产的石油标本。今天我们就走进“柴达木之宝”藏品背后的故事。

  

  柴达木,在蒙古语里有盐泽之意,因富含石油,被誉为“聚宝盆”。提起石油,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有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十分短缺,当时外国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贫油”。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决定组织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

  1954年3月,国家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调查。4月份下旬,一支由484人组成的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骑兵连护送,分批进入了柴达木盆地。

  当地环境十分恶劣,勘探的过程实属不易。当时地质队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天上无飞鸟,遍地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上面烈日晒,下面热沙烤。冬天寒风吹,夏天蚊虫咬。整月缺水喝,常年不洗澡。指甲当汤勺,脸蛋黑又红,对象不好找。唯有油气多,大家都说好。”

  这首顺口溜真实地表现了地质勘探队员们的艰苦生活,而其中那坚强的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令人动容。经过勘察,考察队最终向国家呈报了关于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的报告,认为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1955年11月24日,柴达木盆地第一口深探井——油泉子构造泉一井举行了开钻典礼。

  12月12日,该井钻至650米时,原油从井口溢出,日产2吨多,经过勘探局进一步钻探研究,证明了油泉子是一个浅藏油田,也证明了柴达木盆地富有石油矿藏,这一事实,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1956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全局职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用盘尼西林的小瓶子装了原油标本,用岩盐晶体雕刻成底座,制作了“柴达木之宝”。

“柴达木之宝”

中国地质博物馆提供

  由岩盐晶体制作而成的底座大约一尺多高,雕刻成高低错落的六个格子,分别摆放着装有石油样品的玻璃小瓶。

  瓶身上贴着有些泛黄的标签,分别写着“原油”“原油蒸馏产品—汽油”“原油蒸馏产品—煤油”以及“原油蒸馏产品—石蜡”的字样,标签的右下方,还注明了产地“油泉子”。

  在最下面的格子内,还有一块黑色的标本,标签标识为“地蜡”。标本的底座采用的岩盐晶体,是柴达木盆地广泛分布的另一种化学沉积矿物。

原油标本

中国地质博物馆提供

  当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员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财富,雕刻出这件底座:莹润的岩盐晶体表面呈磨砂质地,如同烟雾缭绕中的水晶宫,为这件科学标本增添了艺术美感,也充分表达了当时青海石油勘探局首次勘探出原油后的激动心情。

  柴达木,这个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油田,以巨大的资源潜力支持着新中国石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而这件 “柴达木之宝”,承载着新中国石油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振奋,承载着将“贫油国”这顶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决心,更承载着奋斗在柴达木青海石油人为祖国无私奉献的那份感动。

  忆往昔,几代石油人在柴达木盆地中艰难创业,看今朝,数万创业者于万亩油田中继往开来。“柴达木之宝”,正是新中国地矿事业全面发展的荣耀见证。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我国田野考古学、古人类学、古脊椎动物学和地震学等学科由此发端。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丰富,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和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还有鱼类、鸟类和昆虫等珍贵的史前生物化石。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