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第三十三集 纸浆池前抢出的红色经典——《共产党宣言》

日期:2022年03月28日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字号:

  

  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首都博物馆的刘萍,今天由我为您介绍一件我馆珍藏的文物。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一本珍贵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 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谁介绍到中国,又是如何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推广并发扬光大的吗?今天的《藏品有话说》,将为大家带来首都博物馆《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这是一本又薄又旧、装订简陋的书籍。现在,它静静地躺在首都博物馆北京通史展厅的展柜里。这本书与《五四》《新青年》等当时流行的进步书籍和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辈的照片一同展出,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却异常珍贵。

  它就是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中国第一次出版发行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

  由于年代久远,这本书的书页已泛黄褪色,封面图像也有些模糊。不知是由于时间仓促还是其他的原因,书名还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党”与“产”字反了过来。

  此书的翻译者陈望道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也是一位传奇的学者。出生于浙江义乌的陈望道先生,在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就以纸笔做刀枪,开始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活动。1920年,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任《新青年》编辑,随后又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在党内担任着领导职务。

  

  陈望道先生

  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提供

  这本《共产党宣言》虽然只是薄薄一本,可却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无数的革命先辈就是在这本“小书”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的光辉道路。它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并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萌芽、生长和壮大。

  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鲁迅先生也曾称赞陈望道说:“现在大家都在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望道在杭州大闹了一阵以后,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来说是做了一件好事。”

  1994年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将这本《共产党宣言》认定为一级文物。专家们在鉴定意见上写道:“鉴定为革命文物一级。此书为《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版,在当时的一部分青年中影响较大。又是封面书名的错版,第二版改正了。

  

  复制品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

  首都博物馆藏

  确实如同“鉴定意见”所说,第一版的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存世甚少,甚至连陈望道先生本人也没有保存。而首都博物馆展出的这本,也是历经艰难,由北京地区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从纷乱中抢救下来的“国宝”。

  据北京市文物局离退休老干部孙春华等老先生们介绍,这件“国宝”是从北京造纸厂中拣出来的。当时损失了很多书籍,有的被当场焚毁,有的被送到造纸厂、炼铜厂。

  国家文物局以及很多有识之士都向党中央呼吁,要求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1967年2月,北京的13个群众组织又联合发出了由国家文物局谢辰生起草的《关于保护革命文物和古旧文物的倡议书》:“各炼铜厂、造纸厂、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对于收到的文物图书一律不要销毁,应当经过当地文化部门派人鉴定、拣选后再行处理。”

  同年,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古旧文物清理小组”,由市文化局、中国书店、文物商店、文物工作队等单位选派的80余人组成,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古籍和文物。

  当时许多图书和文物全都是露天乱放,抢救下来的与销毁的相比,只是沧海一粟。曾几何时,拣选人员就站在北京造纸厂的纸浆池前面,拣选人员看见“好书”一股脑儿地往怀里搂,也分不清楚什么名字、什么时代。第一版珍贵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抢救下来的,在它的藏品档案来源一款上还写着:“北京造纸厂拣出”的字样。

  今天,这本《共产党宣言》能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我们应感谢那些所有关心和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国社会保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记载!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 电  话:010-55532999
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